发布时间:21-01-03
澳门云吞面风云(一)开篇及最有名的两家,黄枝记和祥记
写餐厅前的例行声明 本人不接受任何商家的任何免费邀请试吃。 本人不接受任何店家任何个人或公司的任何充值。 本人不接受任何事先打招呼,任何特殊安排。 我自己一个人偷偷的去,悄悄的吃,自己花钱自己吃。 作为一个有轻微社恐的人,我很烦跟这店那店的老板产生那么多私人友谊,所以就不要来那套了。 我所写的只代表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我个人到店时的所有感受。 我能保证我写的真实反映我到店的情况。 店家把东西做好吃,把环境服务做好,把控好细节,别割韭菜别搞过分的噱头。远比跟我这散扯强。 我用的图片,除了明确是自己拍的之外,都是网上找的,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我为了把真实的菜肴图片展现给大家,我拍的照片没有后期,没有滤镜。没有更改造型。只是个别因为拍摄环境太暗,后期会加亮,以保证所见即所得。 作者 | 冬亚土菜馆 图片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取用 本文8600字 先说下昨天那篇啊 澳门手信篇下,还有哪些值得买的 我一直没加过永吉街老爷子的微信 也没注意发的图片里就有他们微信 一般情况下,我看到了会打码的 所以昨天我也去加了。。。看到老爷子的朋友圈 就是躺在医院手术。。。。 老爷子今天还在朋友圈里说我不能及时回信息,大家多谅解 我在医院刚做完手术~~~~~~~~ 我感觉还挺愧疚的。。。。。。。。 我这里接广告会说的清清楚楚,不会打任何擦边球 故意借机推广某家,我跟这些店家都完全不认识 一时疏忽,但店家因此生意增加的话,我心里还算好受些 本文预计四篇 记录我在澳门吃的19家云吞面馆 我个人是非常衷爱云吞面的 之前写过的那些文章里 应该都能感受到 小时候在外地吃过正宗的港式云吞面后 当时的南京,哪有什么茶餐厅么 唯一的一个靠着边的老字号翠香阁 欠奉~~~~~~~~~~~~~~ 后来吃的越来越多,南京本地正经茶餐厅开的越来越多 做粤点的酒店,餐厅越来越多,点都德也都开来了 就发现翠香阁离正宗越来越远 想来真是很久没去翠香阁了 那时候还是上海先开出了不少茶餐厅 很多都是港人来开的,现在上海本地出名连锁的那几家 也大多都是在那个时间开始经营 同时南京也出现了一些半正经的茶餐厅 我以前说过,那真是~~~~~~~~~一言难尽 要碗云吞面,用挂面配着小馄饨,搭上骨头汤~~~~ 要是加点酱油,就直接是扬州饺面了~~~~ 南京开始普遍用竹升面下云吞面,其实想来 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 所以那时候想要慰藉一下味蕾 就只能去香港,去澳门 到了什么都不说,第一顿云吞面,第二顿及第粥~~~~~~ 最馋的就是这两个~~~~~ 云吞面背景 本来云吞面专题我是打算在香港采集素材写的 之前还在这说过这个计划,当时都已经开始去香港采集了两次了 但后来香港发生那样的事,对游客来说并不是个稳妥的目的地 加上疫情之后,香港因为管理的问题,到现在都没从疫情影响中出来 澳门都健康码跟内地通用,全民检测,严防死守,开始恢复通关了 马上四天后就要恢复全国自由行了 香港却仍然在为清零努力,在讨论要不要健康码 在闹不要全面检测,在说不能限制我们,同时 还喊着,到底什么时候恢复通关~~~~~~~ 你们他妈倒是看看澳门怎么做的啊 什么都不想做,却依然什么都要 所以这个专题就没法写香港了 虽然港式云吞面,真的没法绕开香港 但也没打所谓,我们说历史,可以照样说 至于那些具体店铺,我就带着说吧,反正写的是澳门 澳门和香港的各种关系就很紧密,一脉相承 我写这些的时候会参考不少人写过的各种文章 去之前会参考,去之后会参考,写到时候同样会参考 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写的更妥帖全面 只是,现在都是规范化式的文章,很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流量 内容上,真的乏善可陈 比如看过一篇标题是 去了8次澳门,给你总结的好去处 里面赫然列着,渔人码头~~~~~~~~~~~~ 我尼玛。。。。。。。。。。。。。。 你去了八次澳门,还让人去渔人码头 你要不是真傻,要不是自己上当了也想报复读者 对于我写澳门,有个人的博客给我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 就是澳门老陈,可惜,已经几年不更新了 他写过的很多店,要不关门了,要不今非昔比了 比如某家葡餐厅,已经换了老板,菜做的一塌糊涂 我那天晚上为了赶在关门前到 从氹仔打车花了一百多过去的~~~~~ 这也是难免的 老陈这人在澳门挺有名 有次在一个店里吃,店里放着自己上过的电视节目 其中一期就是澳门米其林食神推荐的店 出镜的就是老陈,啊~~~~~~~~ 港澳节目一贯的夸张描述~~~~~他自己被这么喊感觉也挺尴尬的 还有个澳门本地个体公号 初衷跟我差不多,想写独立食评 但也停更两年了,一共写了六十多篇 这事其实要坚持真挺不容易 扯的有点远了,说回云吞面吧 我采集了19家澳门云吞面的素材,从名声最响的到很日常的邻里店 先说说云吞面的背景吧 我们现在日常说的云吞面,除了广东地区之外的地方 日常认知的云吞面,准确的说是港式云吞面 跟广州本地传统的云吞面并不一样 最主要的两个改良是 1 大地鱼入汤 2 大虾做馅 你们自己想下,日常对云吞面的认知里 这两个是不是也是主要特征 真较真说,这个也算是广州云吞面 因为这么做的开创者,也被成为香港云吞面鼻祖的人 麦焕池 是在广州开店时做的这个创新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对传统云吞面做了革新 在他之前,广府云吞面是肥三瘦七的猪肉馅加猪骨汤底 他靠大地鱼汤加鲜虾云吞在广州打开一片天,开了池记,风靡一时 但是不久后,因为日本入侵,他迁往香港 把这个也带到了香港。 再之后这个革新就在香港扎了根 而广东地区大多还依然走传统老法 这个革新基本30年代就中断了。 现在你在广东吃到的鲜虾云吞 其实是香港内销回来,好多家开始也这么做了 是发生在近三十年的事。 所以我认为这种云吞面,说是港式云吞面更恰当 或者也可以说麦氏云吞面。 现在香港还有多家麦氏一脉相承的老牌云吞面 有麦焕池侄子开的,有他儿子开的,还有他孙子开的 而香港最有名的云吞面,何洪记 开创者就是跟了麦焕池一辈子 从广州跟到香港的大徒弟 所以港澳地区,以麦氏为云吞面正统~~~~~~~ 那么什么样的云吞面算是正统麦氏遗风呢? 我跟大家说个简单的分辨方法 如果一碗云吞面上来 是用小小碗装,一个勺子插在碗里 面上看不到云吞,只有一团面高高叠起 面汤半浸。云吞都埋在面下面,还有一个正好在勺子上的 这就是麦氏云吞面上面的风格了 小小碗,是因为传统里这个就叫细蓉 细,就是小的意思,一直都用小碗下,以前是叫细用 后来说这云吞啊,看着就像芙蓉 那便就叫做细蓉了 面条不全泡汤里,是为了保证面条的口感 这点在现在烹饪中,也经常会看到 从中餐到日料到西餐 就是不让余温对食材继续加热,导致食材口感改变 一个勺子放那上面一个云吞,其他云吞垫底 是因为麦焕池那个年代,云吞面是街头小摊吃食 老板一个人要负责所有事 他习惯的顺序就是取碗放勺放云吞放面,浇汤 那出来也就是这样了,一直流传了下来 现在大家看到很多云吞面,已经是云吞在面之上 就是另一个需求了,不再是街头小吃 需要一定的卖相,那当然云吞在上面,好看的多 所以具体什么样子都是时代的背景不同 不存在孰优孰劣 还在坚持这么做的店家,可以当成是一种对传统的致敬~~~~~ 背景大概说完了,就说下云吞面,我是如何评判怎么权衡分数的了 满分还是定100,这样好算好对比 吃一碗云吞面,我个人首先第一件事 就是喝汤~~~~~~~~~~~ 大地鱼加虾煮得汤,那个特殊的鲜味 真的令人着迷,所以一个好的汤头 所以一碗汤,在云吞面里占30分 接着就是吃一口云吞 看看这馅料,是新派的全虾还是老派的猪肉加虾 猪肉比例如何,虾用量如何,用料如何 馄饨皮如何,造型好看不 云吞面,云吞面,云吞当然很重要了,云吞30分 最后就是来一口面了 我说过,我最爱吃的面条,是兰州拉~~~~~~~~~~~面 排第二的就是广东竹升面 第三是纯正手擀面~~~~~~ 就是热爱劲道弹牙的面条,绝对排斥软乎烂面条 当然,也并没那么绝对~~~有的做的好的,我还挺喜欢 面条非常关键,澳门有些店还在坚持自己做手工面 还有用竹竿做竹升面的 就跟镇江几个老字号一样 不过没那么夸张,直接把制面摆门口,让你看着师傅用屁股压着竹竿压面 大多店,已经都是直接采购面家做好的面 导致严重的千篇一律~~~~~ 说实话,手工竹升面,其实并不一定比面家采购来的口感更好 实际上,大多手工面,都做不到面家那种 跟橡皮筋一样的感觉,这个原因,就是加的东西不一样了 坚持全蛋手工面的,主要是靠不同于工厂面的面香,质地来取胜 我后面写的时候会带着大家看面条,看文我写的和图片 你自己也能轻松分辨出手工面和工厂面的区别,很简单 所以最后面条,30分 最后10分,是给每个店家的价格啊,服务啊,七七八八这些 这个跟下午茶的标准完全不一样 大家可以对比下,写下午茶时 下午茶本身的口味质量,只占了60分 这时因为,云吞面,本就是平民吃食 服务啊,环境啊,七七八八的是要考量,但比重也就那回事 有的店态度没那么春风拂面,但东西好吃,我就不在乎了 吃就是了~~~~~~~~ 但下午茶不一样,有几个把下午茶当日常吃食的? 下午茶本身就附带各种其他需求,那我怎么可能只看你味道如何呢? 脱离价格,谈一个标准,本身就是双标、 所以对云吞面,味道就是占九成,其他的事全部都在那一成里 我就是要吃云吞面的~~~~~~~~~~好吃最重要~~~~ 那么就开始写了哈 今天开篇前面有点多 所以今天写的店不会多,但绝对是重头店家 澳门云吞面,最最有名的六家~~~~~~~~~~~~~ 简单说就是 四巨头+两米其林 四巨头是澳门这二十年较为公认的四家老字号 各有各的原因 但其实,我看澳门本地历史中,发现在云吞面刚进澳门时 并没这四家太多事 当年名声大噪的几家,或者可以说是老牌四巨头,已经都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他们现在就是本埠四巨头 这四家是,黄枝记,六记,梁庆记,巨记 而不在四巨头中 但名声和风头完全不亚于四巨头,甚至远超某些巨头 后来更因入选了米其林推荐,而名声大噪的两家是 祥记,老记 这六家,就是澳门本地,最知名的六家云吞面 四巨头,我会拆分到四篇中,每篇都以一家四巨头开篇 另外,剩下的十多家 有的也是历史不逊的老字号,虽然在游客那完全不出名 但是在澳门本地,是伴随着澳门人长大的店 有的虽然可能在澳门本地都不那么出名 但是在附近区域里,是挺多人吃的街坊店 都写在那,你们自己看,想去哪家,想去哪逛 还有澳门的很多店开店时间很飘忽,所以我对一些店 会写日常营业时间,作为参考。 但当然也可能,你在这个时间去了,人家今天歇业一天 那没办法,你自己脸黑~~~~~ 黄枝记 我以四巨头中名声最盛,招牌最响,生意做得最大的黄枝记来开篇 前面说了港式云吞面的背景 也说了澳门香港的紧密联系 但若如此,你便认为澳门的云吞面,必是偷师香港 或者都是香港店家开来,都是一样的 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澳门面条的风格中,可以看出澳门云吞面与香港云吞面并不是一路的 但都叫港式云吞面,其实是跟传统广府云吞面做个区分 毕竟这个在香港影响最大 但前面说了,麦焕池虽然在广州开了十多年,就转场香港 开辟一片天地,但十几年也是不短的时间 更何况当时他名声那么响 池记除了广州西门,另外还开了七家店 所以自然,有很多人都把这套路学去了 在广东到处开店 而这些人中,自然有不少并没有去香港 而是直接来到澳门开店 这就像泰国人来历的历史纷争一样 三种说法各成一派,但实际上更贴近现实的情况应该是 本地加外来逐步融合,而不是只能单独存在 这其实跟汉族的起源和发展一样 澳门的云吞面,虽然也是港式云吞面,但来源 就是本土自有加上香港影响 比如黄枝记便是如此,他家祖上是直接从东莞来澳门开店的 虽然学的也是麦氏做法,但并没经过香港 而在澳门本地后,也与麦氏到了香港后加碱水入面风格完全不同 我这次去的事十月初五的老店 黄枝记在澳门很多店,其中在营地大街的店 游客太多,经常要排队,现在可能好点 但反正,十月初五街,我提到很多次了 那么多老字号可以吃可以买,都在这 反正来逛这条街了,不如就去吃黄枝记老店了? 牌头很漂亮,是澳门所有云吞面里最好看之一了 跟他并列的也没两家。 看着店面不小,其实里面很小 但好在这家虽然是元祖老店,但游客几乎没有 都是旁边街坊吃,所以一般都有位置 包云吞的地方,就在楼梯拐角的地方 看这馅料,就知道是什么路子了 老麦氏的肥三瘦七猪肉加整粒虾仁 黄枝记现在已经有自己面厂了,还开发了很多周边产品 买卖做很大,甚至店都开到香港去了 但是在老店里,很多东西都是现做的 面35一碗,在澳门来说,是绝对价最高的那一列 毕竟名气大,而且用料实在 面上来 看到这样子没? 想我前面说的 上来看不到云吞 勺子插碗底 面堆在上面 但他堆的还不够高,大多面都泡汤里了 这跟用的碗也有关系 虽然是小碗了 但其实比传统港式云吞面的碗,还是要大一点 碗大了,自然就不容易堆了 先来一口汤 能吃出跟香港的港式云吞面特别明显的区别 就是猪骨味重,虾味大地鱼味淡 尤其是没有大地鱼干那种冲脑门的带着点腥味的香 整体还是比较舒服的~~~ 汤的颜色,相对也略有发白 不像单纯的大地鱼虾汤,汤色清澄 比较混~~~ 这个汤,24分 然后就是云吞 尺寸是可以的,料,刚才也看到了 很标准,算是扎实,毕竟一整课虾 虽然跟全虾云吞的无法比 但也算行了 用的是青虾仁,现在基本普遍都是这个了 虾仁规格中等 馅料口味调的不错 但这个云吞,最大的失败在于皮子 太软了,没有味道 吃不出什么面相,煮的太过了 单说这个云吞,21分 最后就是这一口面 自家制的竹升面 跟外面大路货面家完全不一样 大家日常在本地茶餐厅吃云吞面 是不是记得那个面是扭扭曲曲,像卷发一样 那种就是标准工厂面的样子 做的就是香港那港式云吞面的样子 而澳门这手工面,大多都是直面身 昨天写的喜临门面家的面,下出来也是这样的 因为他们靠全蛋起色,不加碱水 所以弹脆上,不如工厂面 很明显的区别 吃工厂面,香港的面,感觉像橡皮筋一样 弹的很~~~~~~~~ 而黄枝记的面,更多更接近面条质地,少碱 所以虽然也弹牙,但到不了橡皮筋的程度 这点是不错的 但下的实在是不走心 这个面,根本没抖开 下面时的抖面,对老店老师傅来说,是门必备功夫 之后写别的店,大家能看到老师傅抖面的英姿 因为广东着这种面,都是团成一团的 下的时候如果不尽力抖开,吃起来面纠着面 一团乱糟糟。 黄枝记的师傅明显就是没大用心 这一团面,根本没下开 但面条本身是我喜欢的感觉 能有26分 环境服务各方面都不错,但面没抖开很不爽 加上这家店价格确实太高,35,在澳门地算是高价了 所以性价比并不行,最后10分,给个6分吧 也就是说黄枝记是 24 21 26 6 77分~~~~~~~~~~~~~~~~ 值不值得来吃呢,我个人觉得 这分不低了,你来吃,不会坑 这家云吞面,值得来,关键是来吃很方便 就在十月初五大街上,而且后面写历史城区路线 他就在起点白鸽巢坡下,很近,走几步就到 这家店,中午才开门,来早了没得吃 11点开门,但是关门很晚,到凌晨2点。可以来吃夜宵都行 人更少~~~~~~~~~~~~~~ 不坑的,这个四巨头还算名副其实,可以吃 祥记面家 这家店虽然不在四巨头中 但名声完全不亚于四巨头 甚至可以说,跟黄枝记旗鼓相当,力压其他三巨头 算是澳门最有名的云吞面店之一 另一个就是黄枝记了~~~~~~~~~ 所以我第一篇,就先把最有名的两家写了 祥记最开始出名是美食家们推的 后来硬生生推上了米其林推荐 这些美食家里就包括蔡澜 我不说蔡澜到内地后说的别的地方的 至少在香港,澳门,马来,越南,新加坡这几个地方 蔡澜说的东西还基本都是比较靠谱的 尤其是他早期推荐的那些 基本都是不添杂什么利益因素 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不说 加上他本身生长生活于此 非常了解,储备又够 所以参考价值还是挺大的 但祥记怎么说呢,这几年是真的对不起名声了 我自己跟以前去吃的时候,都能对比出明显的退步 这点也被本地人诟病 祥记在福隆新街上,这条街我也提到过很多次了 你要走历史城区绕不开这条路 游客里很有名的添发碗仔翅,就在这条街上 原来是澳门的胭粉之地 现在是老字号一条街 包括钜记,那个大名鼎鼎,四处都有的钜记 最开始就是在这里推着摊子卖花生糖的 现在,钜记的旗舰店,仍然在这里 就在祥记面家隔壁 诺 就是这了 上一张照片,其实你都能从右边看到这家钜记手信的门框 所以你来吃祥记完全不费事 等于就在热门景点旁边。 这家钜记对面,还有个卖花生糖的小摊子 虽然跟钜记没关系,但是还挺有名 来的话也可以买一袋吃 祥记里面还保留着老店的样子 不像黄枝记,已经很符合当下时代装修了 卡座,游客跟澳门街坊混在一起 人多的时候经常要排队 人气很旺,而且就一个店,躲不开的 建议晚上来,八九点,人少点 但是猪手一般就没有了~~~~~~~~~~~~ 面是32一份,比黄枝记便宜 其实么,基本上所有店都比黄枝记便宜~~~~ 性价比这块,黄枝记是几乎没有的~~~~ 上来一看,标标准准的细蓉 就是分量很小,碗很小 有多小呢,图片上可能还没感觉 给你看下这张 知道一碗标准细蓉有多小了吧~~~~ 为什么会被叫细蓉,看到这个图就一下就明白了吧? 内地茶餐厅,大多都是用大碗装云吞面 我就有朋友有过这样的疑惑 省港澳人民管这个叫细蓉???细??? 嗯,我当时只能跟他比划下大小 他才有感受,原来如此啊~~~~~~~ 祥记相对四巨头,属于相对年轻的店 1977年才开业,到现在43年 之前他的名声不如已经结业的一家店,叫佳记 但新陈代谢么,老字号都关了 才会有新的四巨头 老的名店关了,新店才有机会上米其林么 上来先喝一口汤,这个顺序虽然坊间是有讲究 先喝汤,再吃个云吞,再吃口面 但以前常说,吃这种市民日常吃食,真的没太多必要这么讲究 有点太折腾,你自己怎么习惯怎么来 比如老北京炒肝,有人就非说 你不转着碗边喝,就不地道,不正宗 你可以跟人说老北京是怎么吃的 但从这种上找优越感,大可不必。 要把这些当成乐趣的谈资,而不是优越的炫耀 祥记的云吞放在面上面 我是真觉得这样放更好看,更有食欲 汤色比黄枝记的清爽许多 而且汤底里,猪骨味少,大地鱼和虾的味道浓郁的多 跟香港的云吞面汤底就很像了~~~~~~ 这也是很多香港来的美食记偏爱祥记的原因之一 汤底明显好过黄枝记 26分 接着就是云吞 比黄枝记好,也是他比很多家都好的一点是 云吞皮,加的碱水,很黄,同时不容易烂 云吞个头是传统云吞面那种一口一个的样子 现在很多云吞越做越大,包括麦焕池传人的店 也是这样,他们后来还首创了全虾云吞,一个云吞里只有虾仁 三个大虾仁~~~~~~~~~云吞个头更是大 澳门也有云吞面这么做的,后面会写到 但其实麦焕池的云吞,虽然加了虾仁 但还是以猪肉为主,虾仁为辅 个头也是广州云吞面那样的一口一个的尺寸 里面的馅料,能明显看到猪肉和虾仁 祥记的云吞,虽然看起来虾挺多 一个云吞里两个虾仁了 但因为尺寸的原因,是我拍出来你感觉大 但其实这个虾仁两个加一起的尺寸 差不多跟黄枝记一个虾仁那么大 用的规格小 但是馅料口味,比黄枝记好 所以整体上,这个云吞,除了虾仁尺寸我不满意 其他方面都是比黄枝记好的 23分 最后就是面 跟很多老牌店一样,祥记坚持使用手工竹升面 自家做面 这有没感觉跟日本的拉面一样? 啊,之前写过么,日本拉面,本就是中国传入的 很多在意的细节,也是依照中国人吃面的标准来的 祥记的面,略逊黄枝记 虽然下的没那么敷衍,但是面本身的质地 还是不如黄枝记的 弹性,嚼劲,面香,都不如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他家面条以前是比黄枝记好的 所以我说一个是虾尺寸,一个是面 是祥记这些年明显退步的地方 看家的面条,做起来都不如以前了 这挺让人失望的 但是对于游客来说,没吃过那么多云吞面的 或者只是吃各自城市茶餐厅云吞面的 来这里吃,还是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的 毕竟这是手工面,老板屁股亲自压出来的~~~~~~ 在澳门地界上,也算排的上号的面 我只是失望不如从前,不等于不好 整体还是有80分水准的,24分 最后就是其他的那些了 环境上比黄枝记更舒服,毕竟还保存这老样子 另外,他家的猪手,你如果来一定要点来吃 晚了会估清,真的做的可以~~~~~~~~ 水准一直保持的还行 你要是去的早,他家11点半开门,开到晚上12店 还能看到伙计在店里剁猪蹄~~~~~ 服务态度更是比黄枝记现在那种连锁经营的态度好多了 毕竟就一家店 中间看你是游客,可能还会问你要不要加点汤啊 我们做传统的,碗就这么大,对不住啊 并没有因为是大热门店 所以态度上爱吃不吃的样子 这点是真的,我感觉有种整体性 澳门的店,无论名气如何,整体逗比香港的态度好 很多人会给香港解释 不是针对你游客啦,对本地人也如此啦 因为时间紧,大家都急性子,所以都这样啦 茶餐厅要考虑翻台率啦,所以会催啦 大家本来来茶餐厅就是快速对付一顿的,不要在意别的了啦 但我并不是说游客和本地人的区别 而是这样服务,你们不觉得本来就有问题么? 感觉跟斯德哥尔摩一样,时间长了,耐受高了 反而觉得这样没问题,大家都这样 不是的啊 很多地方并不这样,比如离你们那么近的澳门 常碰到的店家大多都很亲切啊 所以祥记整体上,是能够拿8分的 所以祥记最后就是 26 23 24 8 一共81分 比黄枝记的77分高 也就是说,如果黄枝记和祥记只能选一家 那我建议你去吃祥记 虽然名声很大,但东西确实不坑 只是相对以前,或者相对业已关门的一些名店 不大如 但在澳门本地还是相当能打的店 在我心里,澳门能跟祥记一个水准,或者部分方面超过祥记的店 个位数,嗯,不准确,一只手吧~~~~~~~~~~ 尤其是后面写到有些四巨头里的店 现在这个水准,真的是~~~~~ 你就知道他们还真算不错了~~~ 而且很多店都是用的面厂的面 这点上就很不如手工面店了 好了,接下来的第二篇会写 现在澳门最老牌,开业时间最久的 四巨头里的梁庆记云吞面 而且有两家梁庆记~~~~ 真假梁庆记~~~~~~~~~~~~~~~~~~~ 嗯,今天就到这里了,逼逼了八千多字 感恩老板,日更任务今日完成~~~~~~~~~~~~~~~~~~~~~~~~~~~~ END 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写作流派 一气呵成不假思索行云流水 快速完成文章。 一种粗旷带着热度原生的文章
看出我个人的喜好了吧?
原生派写作
指的是写作者
完成之后即发表。
不做校对,不做审核,不改错别字。
让读者能感受到
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流派
希望大家像对待新生儿一样
关爱和理解这个流派的作家
多多请他饮茶吃饭。
人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谢谢老板~~~~~~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发送
澳门云吞面风云(一)开篇及最有名的两家,黄枝记和祥记
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冬亚 热门文章:
那么西堤牛排值得吃么?
南京禾食渔铺寿司零售店
超有意思的南京一口面馆
开在城墙下的西餐厅——南京恩空间
华而不实的南京德香茶楼
澳门手信篇之各大饼家买点啥
万年痘印都没了!这个走红全网的战痘神器,修护效果太牛了吧
还睡什么美容觉!今年爆红的急救“小布丁”,一夜治愈你的熬夜脸!
顽固痘痘终于消了!这瓶国货修护精华,颠覆了我的祛痘体验!
不值一提的南京川西集市火锅店
冬亚 微信二维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分享这篇文章
冬亚 最新文章
澳门云吞面风云(一)开篇及最有名的两家,黄枝记和祥记
澳门手信篇下,还有哪些值得买的
脸上“小疙瘩”老去不掉?这货不敢再用了,脸滑到男朋友狂摸!
澳门手信篇之各大饼家买点啥
揭露:日本女人不长“色斑”的秘密,原来她们都爱做这事……
鼻子脏到挤出“白条条”?照我这样做,脸上啥脏东西都溶掉!
??脸上长痘的注意!这样修护太可怕,睡醒痘痘居然就瘪了!
谭松韵母亲案子的十小时庭审记录
对不起!HFP这么大的优惠我说晚了!!
称呼影后章子怡为“小章”?这个家庭主妇也太不一般了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 document.write(''); })();